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朝阳科普】神经外科微创介入治疗搏动性耳鸣!

【朝阳科普】神经外科微创介入治疗搏动性耳鸣

时间:2025-07-06 06:47:24 来源:男欢女爱网 作者:热点 阅读:470次

2022年9月25日,朝阳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发布健康知识:《【朝阳科普】神经外科微创介入治疗搏动性耳鸣》

38岁的科普护士凌女士,最近1年来总能听到右侧耳朵有“超声血流”的神经声音,随着心跳起伏,外科微创一年四季,介入连绵不绝,治疗已经严重影响了她的搏动生活和工作。在当地多家医院不同科室求医,性耳均未能解决问题,朝阳后经多方打听,科普凌女士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简称朝阳医院)神经外科。神经

医生仔细询问病史得知,外科微创患者的介入搏动性耳鸣基本和心跳一致,压迫右侧的治疗颈部静脉时耳鸣消失。经进一步完善颅脑静脉CT检查(CTV),搏动根据患者症状和检查结果,医生考虑凌女士为乙状窦憩室导致耳鸣,并告知其可以选择微创介入的方式治疗。

首先,医生为凌女士做脑血管造影确认了右侧乙状窦憩室,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闭塞憩室,栓塞后憩室完全不显影。术后患者很高兴地告诉医生,耳鸣症状完全消失了。

耳鸣是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发病率约为10-15%,给患者带来不愉快的体验,严重者甚至影响日常生活。根据临床特点,耳鸣分为搏动性耳鸣和非搏动性耳鸣,搏动性耳鸣比较少见,约占4%,持续搏动性耳鸣会令人产生烦躁、焦虑甚至抑郁的情绪,给患者带来巨大精神困扰,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引起搏动性耳鸣的原因包括动脉性疾病和静脉性疾病,其中以静脉性疾病多见。静脉性疾病中大约1/5是由乙状窦相关病变导致的,较为常见的是乙状窦憩室合并乳突区乙状窦周围骨质缺损和乙状窦湍流导致。

对于搏动性耳鸣,如果压迫患者颈部静脉后耳鸣消失,则提示乙状窦憩室的存在,可以进一步做CT静脉造影(CTV)或脑血管造影(DSA)确认,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跌破85美元 投资者担忧供应过剩
  • 1500平方公里海外矿区停产?洛阳钼业紧急辟谣!宁德时代刚成为二股东
  • 失去“灵魂”,电子烟还有戏吗?
  • 持股比例下降至5%时,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停止卖出公司股份 三圣股份一股东收警示函
  • 威兰达新车车机死机 车主投诉后已顺利解决
  • 多国民众突然疯狂抢购毛毯类产品 土耳其大厂员工三班倒生产
  • 浦发银行:拟给予大股东上海国际集团197.9亿元集团综合授信额度
  • 期货业大消息!首单QFII境内商品期货交易完成,花落瑞银!国际化持续推进
推荐内容
  • 银宝山新拟不低于9.92亿征集新主 巨亏12.9亿负债率超90%财务承压
  • 收评:北向资金净卖出80.35亿元 沪股通净卖出54.57亿元
  • 老板回应4碗粉545元被质疑天价:她们自选加了海鲜
  • B站后续有望被纳入港股通 未来双重主要上市或成中概股新趋势
  • 成都将出台首个专门聚焦元宇宙的行动方案
  • 10月13日保险日报:高管大流动,涉及百余家险企170多次调整,寿险业提前筹划开门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