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座潮光互补型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在电站潮汐库区总面积约2000亩的国首光互光伏水面上,安装了18.5万块光伏发电组件。座潮日常巡检维保工作量巨大。补型并网电站采用无人机巡检技术及AI智能诊断系统,电站实现无人机一键巡航、发电故障定位、国首光互光伏报告分析等功能,座潮可有效识别设备的补型并网异常情况。智能无人机巡检技术可大幅缩减巡检所需人力,电站节省运维成本,发电有效提高了巡检效率与精度。国首光互光伏工作人员坐在主控室即可实现对设备的座潮远程监视和控制。
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总经理 唐坚:我们开发建设了生产数字化平台,补型并网依托透明数据,电站建立了风光设备健康预警模型,发电可以快速远程诊断。目前模型准确率超过了85%,实现从“人找信息”向“信息找人”的转变。设备运维由被动变为主动,有力保障了电站经济效益。
升压站是电能转换上网的关键环节。潮光互补电站采用创新建筑模式——预制舱模式,在工厂里实现舱内设备高度集成,施工时就像搭积木一样吊装就位,建设效率大幅提高,仅这一项就缩短了2个月的工期。安装投运后,舱内实现恒温、恒湿、无尘,可有效隔绝海边盐雾腐蚀、粉尘侵入,极大提升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这个潮光互补电站不只能发电,它还有一个巨大的“充电宝”,就是配套建设的5兆瓦时储能设备。有了它,可有效保障发出来的电稳定安全并入电网。而这其中如何快速有效平抑并网光伏电站发电功率的波动,是关键重点。
国网浙江网源协调技术专职 张江丰:温岭潮光项目充分利用储能系统能量的充放电置换,以及毫秒级的功率快速响应特征,使其从“适应电网运行”有效转变为“支撑电网运行”,这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光伏能源进入快速发展期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为5488万千瓦,达到历史新高。
作为应用广、见效快的一种新能源,近年来,我国光伏能源发展的快速发展趋势已经形成。
(责任编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