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

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

时间:2025-07-07 03:58:49 来源:男欢女爱网 作者:综合 阅读:512次

原标题: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本报记者 乔 杨 武少民 龚相娟《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31日   第 02 版)

8月30日,天津“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天津专场举行。全面

党的建设十八大以来,天津市坚定不移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津沽大地扎实实践,主义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提出的现代“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都市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天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步入高质量轨道。全面

天津市委副书记、建设市长张工介绍,主义十年栉风沐雨,现代十年砥砺前行,都市习近平总书记为天津擘画的天津宏伟蓝图正在变成美好现实。如今的全面津沽大地,处处展现欣欣向荣、建设蓬勃向上的新气象,全市人民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昂首奋进。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十年来,天津主动转观念正导向、调结构换动能,动力结构、产业结构、财税结构显著优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57万亿元,十年年均增长6.1%;人均GDP达11.37万元;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75.8%,十年提高13个百分点;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年年均分别增长7.9%、8.9%。

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制造业立市战略深入实施。截至目前,自主可控的信创产业体系链条已初步形成,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25.3%、15.5%。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实现突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均突破9000家。深入实施人才引领战略,“海河英才”计划累计引进各类人才42万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投入运营。

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围绕“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加快把战略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一大批重大项目、优质企业、创新资源落户天津,滨海—科技园注册企业达3200家。依托港口、规划设计、教育等优质资源,全力支持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高密度路网对接加快推进,三地主要城市一小时交通圈不断完善。蓬勃兴盛,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和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等成果不断涌现,2021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准箱,航运核心区建设提速加力。

十年来,天津改革开放先行区建设实现新突破。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实施“天津八条”“民营经济19条”等惠企政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活力明显增强。完成市管国有企业集团层面混改17家,累计引入外部资金约1758亿元,企业收入和利润较混改前大幅增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丰硕,38项试点经验和实践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

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十年来,天津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每年精心安排实施20项民心工程,着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作,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自2016年开始,天津市连续六年提前和延长供暖期。为36万户居民解决了历史遗留的房产证难题,完成160多万平方米棚户区、94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2.2万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幅减轻患者和医保负担。院前医疗急救接报至到达现场平均时间缩短至10分钟以内,急救电话10秒接听率达到100%。积极探索解决“一老一小”问题新路子,河西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十年新增学前教育学位21万个、义务教育学位32.6万个。

十年来,天津市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标准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网进一步织密筑牢。坚持“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圆满完成9省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任务,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作出了天津贡献。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十年来,天津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蓝天白云成为常态。

天津在全国率先制定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大力实施“871”重大生态工程,875平方公里湿地保护、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建设、153公里海岸线生态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绿色生态屏障区内蓝绿空间占比超过65%。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分类整治2.2万家“散乱污”企业,有力破解“钢铁围城”“园区围城”问题,PM2.5年均浓度由2013年的9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的39微克/立方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145天增加到264天,12条入海河流水质全部消劣,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大幅提升,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均达到监测以来最好水平。

2016年天津出台《天津市湿地保护条例》,制定湿地自然保护区“1+4”规划体系,开展土地流转、生态移民,实施引水调蓄生态补水。五年来,4个湿地保护区累计完成补水13.77亿立方米,湿地和水域总面积逐年增加,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将汇聚起海河儿女澎湃力量,奋力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天津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张工说。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俄外交部:就欧盟中止与俄签证便利化协议一事 俄方保留采取回应措施权利
  • 中国人寿19.9亿元入股中电有限
  • 20日15时至21日15时,北京朝阳新增感染者10名,风险点位公布
  • PC市场三季度出货量下滑 同质化竞争加剧颓势难改
  • 王滨被双开:与赖小民过从甚密,其弟王强“两进两出”华融
  • 小红书商业化破圈难题依旧
  • 俄新任驻华大使莫尔古洛夫已来华赴任,外交部:热情欢迎
  • 南华研究晨会纪要:铝库存大降 震荡逻辑不改
推荐内容
  •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落户,东莞新能源产业开启竞速跑
  • 高德地图iOS版12.0.3发布:适配iPhone 14 Pro/Max灵动岛
  • 快手电商和商业化多个业务负责人调整  李邵建出任泓科晟睿CEO
  • Snap盘前大跌超26% 第三季度营收不及预期
  • 比亚迪:近期对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的传言均为不实信息
  • 上海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伟:学习二十大,凝聚公司改革发展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