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文:让医和养结合得更通畅
让医和养结合得更通畅(民生观)
申少铁《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16日 第 15 版)
不断疏通难点堵点,人民日报让医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刊文为老年人提供专业规范、和养质优价廉、结合多元可持续的得更服务
发展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完善支持政策、通畅增加专业人才供给……前不久,人民日报让医国家卫健委等11个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刊文指导意见》,结合我国老龄人口特点、和养家庭发展趋势等新情况,结合瞄准医养结合的得更难点堵点,提出了多项政策措施,通畅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医养结合服务供给,人民日报让医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刊文需求。
各方持续努力,和养让医和养结合得更加通畅。
打通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医疗卫生机构在诊疗、护理、康复等方面具有专业优势,养老机构在生活照料、身体调养等方面具有专长,二者相互合作,才能优势互补,发挥最大效能。过去,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辖,二者在业务上完全独立,导致医和养难以真正打通。这需要部门之间相互配合,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实现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在业务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在养老机构中设立医疗服务站点,提供嵌入式医疗卫生服务;养老机构改造和增加护理型床位和设施,增强内设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同时与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签约合作,为老年人提供预约就诊绿色通道等医疗服务。
千方百计降低医养结合成本。当前,一些医养结合机构提供的优质服务收费还偏高,普惠性有些不足。收费高的背后是医养结合机构的人力、租金、医疗耗材等综合成本高。降低机构服务成本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用招投标等方式,让服务效率高的机构进入,同时发挥医保和长期护理险的作用,降低医疗照护负担;另一方面,应充分考虑医养结合服务的公益性,在土地租金、财税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多渠道壮大专业人才供给。专业人才直接决定着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和供给。要鼓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增设健康和养老相关专业和课程,适当扩大招生规模,从源头上解决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盘活现有资源,扩充医养结合服务队伍,例如引导现有医务人员从事居家医疗服务、进驻医养结合机构,鼓励退休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开展志愿服务,加强对照护员、养老护理员等人员的培训等。目前,与医疗机构相比,医养结合机构薪酬水平偏低,难以吸引医疗和养老复合型人才。因此,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是医养结合吸引专业人才重要举措。
发展医养结合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不断疏通难点堵点,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为老年人提供专业规范、质优价廉、多元可持续的服务,让老年人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焦点)
- ·高价收购业绩下滑企业,关联交易遭多次问询,商誉“埋雷”西高院能否叩开A股大门?
-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以所谓“认知作战”蒙蔽台湾民众
- ·巨丰投顾:谈判迎来重大消息!情绪影响缓解下 成长股能否迎来反攻?
- ·网友建议合并郑州轻大和河科大,省教育厅:合并将减少优质高校
- ·回复关注函 国立科技又出信披疑点
- ·大厂员工突然被裁求职还选大厂:能让自己成长得更快
- ·中信集团将成中国华融第一大股东拿下全国性AMC牌照,华融去年扭亏为盈总资产“瘦身”至1.57万亿元
- ·国台办:希望民进党当局多做有利于两岸交流合作的事 而不是搞政治操作
- ·财政部下达2022年中央企业独立工矿区市政社区等办社会职能运营补助资金预算
- ·清明节假期安排:港股4月4日开市,4月5日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