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成都发布公园城市示范区行动计划!

成都发布公园城市示范区行动计划

时间:2025-07-06 01:39:16 来源:男欢女爱网 作者:热点 阅读:134次

本报记者 党鹏 成都报道

到龙泉山观景台看日出,成都城市这已经是发布成都年轻人潮玩的新方式。能看见的公园,还有成都这座城市的示范灯火和远处皑皑的雪山。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被成都视为“城市绿心”。区行5月18日,动计成都发布的成都城市《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显示,加快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发布正是公园成都实施“五绿润城”行动,构建蓝绿交织公园体系的示范一部分。

按照《行动计划》,区行成都提出将着眼“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时代使命,动计打造“城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成都城市金山银山理念的示范区、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发布示范区、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公园示范区”,围绕“着力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着力增进公园城市民生福祉、着力激发公园城市经济活力、着力增强公园城市治理效能”确定建设方向和重点任务。为此,成都在《行动计划》中规划了27个方面建设重点任务、69项具体工作举措,未来将以若干新的城市场景激发城市发展的活力。

“公园城市的‘公’为全民共享,‘园’为生态多样,‘城’为生态宜居,‘市’为创新生产。公园城市是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是中央倡导的生态文明思想在城市建设领域的重要表达,也是未来城市的高级形态。”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执行官、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国际国内双循环背景下,成都作为内陆的一个2100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通过“27+69”的任务和举措这一路线图,构建出城市的机会清单,将吸引更多的创业者、创新者以及各个领域的人才、资本、资源向成都倾斜,使成都成为“机会之城、成功之城”。

幸福成都 构筑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实际上,历经四年的探索和发展,成都在建设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方面已经取得了创新性的突破和探索:从公园城市“首提地”到“示范区”,并在今年2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

对于成都人来说,公园城市已经不再是纸上的方案或者蓝图,而是一个崭新的形态。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成都持续厚植绿色生态本底,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累计建成各级绿道5188公里、新增公园面积6.5万亩,大熊猫国家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加快建设,环城生态公园、锦江公园全线贯通。一个“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已经徐徐展开。

在汤继强看来,从“首提地”到“示范区”的转化,证明经过四年建设,成都已经完成了初步目标,下一步,需要扩大公园城市的内涵,探索建立全域、全系统的立体“示范区”。“生态只是公园城市的本底,是其内涵的一部分。目前,成都正在探索如何让人们在公园城市示范区里过上美好幸福生活。”

为此,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坚定不移提质幸福成都,加快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行动计划》对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打造城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示范区作出专项部署,强调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城市在大自然中有机生长,率先塑造城园相融、蓝绿交织的优美格局。”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金城介绍,根据《行动计划》,将开展“五绿润城”行动,构建蓝绿交织公园体系。

其中包括:建设总面积1459平方公里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绿肺”;建设规划面积1275平方公里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城市绿心”;建设各级绿道合计突破1万公里的天府绿道“活力绿脉”;围绕绕城高速建设环城生态公园“超级绿环”;建设锦江公园河道长48公里的“精品绿轴”。

除了“抓大”之外,成都更注意公园城市的细节。“将以生态项目为抓手,全域布局高品质绿色空间体系,努力让整个城市成为大公园。”金城介绍,每年建设“回家的路”社区绿道1000条,高标准建设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小微绿地等,要求城市绿道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95%。

此外,成都将进一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从交通、医疗、教育、卫生、人才、绿化甚至空气、土壤、水质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提升。超大城市的治理正是重点之一。就此,成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社治委常务副主任薛敏介绍,将在三个方向进行着力:实施社区微更新,整合利用城市低效用地、社区闲置空间,有机植入兼具美学感受和实用价值的功能设施,创构城市空间增量,丰富城市街巷肌理;发展社区商业,依托社区综合体、特色街区、社区绿道等载体,发展“基础便民型+品质提升型”社区商业业态,营造多元消费场景,释放社区消费潜力;营造创业场景,搭建社区创业孵化服务平台,面向小微企业和创客集成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促进先进要素集聚,激发创新创业动能。

就此,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结为四个方面的转变:营城路径从“城市中建公园”向“将全域建设为一座大公园”转变;发展方式从“增量主导的外延式发展”向“增存并重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发展逻辑从“产—城—人”向“人—城—产”转变;治理方式从“空间建设型”向“空间治理型”转变。

绿色发展 激发公园城市创新动力

日前,一场聚焦光伏产业绿色低碳新应用场景的大会在成都拉开帷幕。

其中,通威、川开电气、等10家国内光伏领域的“领头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碰撞:如何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背景之下,重构产业链条,深入推进实施“双碳”战略,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就此,此前全国人大代表王麒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碳中和与公园城市在“可持续”特性上,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取向,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战略路径,是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范式的创新实践,是公园城市生态价值多元转化的创新动力,是公园城市构建资源节约、和谐共生空间格局的创新路径,是公园城市打造低碳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创新模式。

这也正是《行动计划》的重点方向:即深化结构调整推动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推进活力迸发的创新策源、“建圈强链”发展彰显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营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促进共同富裕8项重点任务。由此,成都期望全面激发公园城市的活力和创新动力。

“《行动计划》既是落实国家赋予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时代使命,也是一张城市发展的机会清单。”成都市发改委主任杨羽表示,成都将围绕增强城市内生增长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高端要素运筹、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国际门户枢纽、国际消费中心等城市核心功能,激发城市活力。“我们将聚焦城市核心功能,推动壮大优势产业、鼓励创新创业、促进充分就业相结合,让市场主体更加活跃更有创造力,这是我们打造人民宜业的示范区的内涵。”

城市的活力如今已然显现出强大的聚合效应:以公园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区为例,2021年,全区聚焦“建圈强链”,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17家,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达到54个;作为成都产业高地,成都高新区承担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新药、高性能医疗器械、高端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航空经济、金融业、会展业等10条重点产业链的建设任务,全力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该区更是明确未来五年推出总计3000亿元产业基金,广泛征集产业发展“合伙人”……

“27个方面建设重点任务、69项具体工作举措,都可以理解为城市发展的机会清单。”汤继强认为,这些机会清单表现在产业方面、经济社会甚至全系统,无论是作为路线图还是需求清单都非常明晰。“通过梳理‘建圈强链’的全景图,构建我们创新的新赛道和产业的新链条,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服务民生,即‘三生融合’,再加上超大城市的治理,尤其是进行明确靶向的招商引资,就可以在‘建圈强链’上做出更好的成绩。”

对于成都而言,这样的探索和实践已经有成熟的路径可循:即将任务和措施分解为清单化,成为每个区县、每个部门、每个领域可以推动和执行的任务清单。

就此,杨羽表示,“这张清单包括了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政策清单、人民美好生活高品质宜居地的需求清单、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治理和宜居宜业的供给清单,必将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共建共享共治美好家园的热情。”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 生鲜电商物资充足骑手紧缺,建议居民减少单日下单频次
  • 专家谈未来30年人口最大挑战:如何让年轻人生育不“躺平”
  • 数字王国:折让1.54%配售2.19亿股 筹资额6976万港元
  • 为给借款提供担保 虚构房产纠纷诉讼
  • 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部长黄润秋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以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 复苏中的商超:最困难的时刻已过
  • 欧央行或放缓加息步伐提振乐观情绪 欧股创去年8月以来最长连涨
  • 友邦人寿被银保监会点名通报透视:三项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
推荐内容
  • 超6000万GMV,踩着汪小菲上位的麻六记酸辣粉断货了
  • 德国总理朔尔茨:德国能避免经济衰退 美欧不会爆发贸易战
  • 东方甄选半年带货48亿元!董宇辉火爆之后,新东方赚了近6亿元,股价大涨超20倍!俞敏洪:\
  • 冯明远最新调仓曝光:继续加仓新能源、科技股,称2023正位于“长期牛市的起点”
  • 食品老字号满足新需求:提升消费体验,拓展销售渠道,开发新型产品
  • 今年拟审议未成年人保护等法规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