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家中小银行少披露不良资产1709.62亿元、9家资本充足率不足……审计署发现了这些问题!
6月21日,家中家资审计署发布《国务院关于202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小银行少现问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披露《报告》总结了对于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不良本充不足审计情况。
《报告》显示,资产足率2021年,亿元审计署审计了23家地方中小银行、审计署20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家中家资截至2020年底,小银行少现问44家金融企业账面资产总额12.46万亿元、披露负债11.31万亿元;除1家亏损外,不良本充不足43家净资产收益率介于0.03%至14.84%。资产足率对5家大型银行信贷资金流向进行了跟踪。亿元
同时,审计署《报告》也指出了审计发现的家中家资主要问题:一是中小金融机构存在经营风险;二是内部控制薄弱,外部监管不到位;三是普惠金融政策执行中存在变形走样。
中小金融机构存在经营风险
一是资产质量不实。23家中小银行少披露不良资产1709.62亿元。20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偏离主业违规对外融资,其中151.07亿元形成不良或逾期。
二是存在一定流动性风险。23家中小银行有9家资本充足率不足,13家未按监管要求对流动性进行全面实时监测,8家流动性指标虚假或人为调节,6家出现流动性风险后采取高息揽储等短视行为。
内部控制薄弱,外部监管不到位
一是内部治理机制存在重大缺陷。审计的23家中小银行和20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普遍存在治理结构不完善、治理制度不健全、监督制衡机制失效的问题,主要是董事会和经理层职责模糊,监事会职责悬空或走偏 : 内控合规形同虚设,授信管理、贷款 “三查”等核心业务制度和内控流程缺失或执行不严。
二是外部监管尚需加强。2018年以来,金融监管机构对23家银行开展现场检查176次,但有的检查过度依赖金融机构报送的“注水”材料,部分风险未被提早发现和纠正。20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中有9家从未接受过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其余11家平均2年不到1次。
普惠金融政策执行中存在变形走样
《报告》还指出了中小银行普惠信贷不精准的问题。中小银行的主责主业是支小支农,但23家中小银行至2021年3月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10.33%,仅为亿元以上大客户贷款占比的五分之一 , 其中6家涉农贷款余额也已连续3年下滑。
此外,大型银行投放不精准。4家大型银行通过人为调节贷款企业类型等虚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87.18亿元;有24.96亿元实际流向房地产或大型集团;抽查517户小微客户有364户无实际经营。
利用普惠信贷管理漏洞套取资金问题凸显。2家大型银行的13.66亿元被一些个人或团伙通过注册空壳公司或虚构贸易背景等方式套取,用于购买商品房、偿还债务等。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娱乐)
- ·工信部:今年前十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84214亿元 同比增长10.0%
- ·“中招”了,我的经验是多带生活物资多备药,隔离也要好心情
- ·盛趣游戏等不到下一个庆余年
- ·国际原料价格上涨,或倒逼本土日化美妆厂商研发创新
- ·肖远企:金融机构要不断优化新市民账户开立、工资发放以及征信查询等标准化基础金融服务
- ·贵州骏江实业销售1012万个未灭菌“一次性使用医用外科口罩” 被罚近562万元
- ·原材料涨价层层传导 上市公司“见招拆招”沉着应对
- ·40亿砸惠普,巴菲特为何投资一家“过气巨头”?
- ·菜贩“胖子”离世后,团结路上一场特殊的告别
- ·上海快递、外卖要停运?上海:消息不实,目前各平台每日骑手上岗人数约1.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