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期货:10月25日有色金属日报
铜:
隔夜铜震荡偏弱。期货宏观方面,月日有色市场聚焦美联储11月议息,金属加息落地前市场或表现偏谨慎,日报另外内外股市的期货不稳定性也在抑制市场风险偏好,但与此同时,月日有色市场也存在11月后加息放缓的金属预期,当前市场博弈也多源于此。日报国内方面,期货稳增长政策仍在加码,月日有色给予市场较大信心,金属但房地产问题依然存在较大困扰。日报基本面方面,期货上周全球铜显性库存较上周增加1.8万吨至33.3万吨,月日有色其中LME库存减少8325吨至13.7325万吨;国内精铜社会库存较上周增加3.09万吨至12.51万吨,金属含保税区社会库存增加2.73万吨至15.96万吨。升贴水方面,内外均保持现货高升水态势,周一LME调期费报价升至133美元/吨,国内现货铜下降215元/吨至585元/吨。需求方面,10月国内铜实际消费预期同比增加15.89%至124.36万吨,累计同比或增加2.26%;但下有企业开工率环比涨跌互现,存在不确定性。短期海外衰退预期以及加息放缓预期呈现跷跷板效应,导致市场趋势性并不显著,加之国内对于基本面的争议较大,市场保持震荡运行态势。
镍:
隔夜镍震荡偏强。库存方面,LME周一下降24吨至52908吨;国内镍社会库存较上次统计减少1524吨至5899吨,保税区库存增加700吨至4600吨。升贴水方面,LME0-3月调期费由贴水100美元/吨升至贴水97美元/吨;俄镍升水4120元/吨,镍豆升水3860元/吨。总体来看,LME保持低库存运行,调期费保持贴水状态;国内低库存格局难改,现货升水维系在偏高位运行。近期不锈钢现货拉涨,带动市场情绪,但投资者要关注不锈钢本次抬升后的走量和去库情况,否则后期不锈钢价格也将昙花一现,近期镍价涨跌并无趋势可言,但总体来看渐近过剩大背景,价格已位于高位区间。宏观方面投资者要注意的是美联储加息落地是否能带动一波“利空落地”后的反弹。
铝:
隔夜震荡偏弱,AL2211收于18580元/吨,跌幅0.08%,持仓减仓3415手至12.19万手。现货升水扩至30元/吨,佛山A00报价18790元/吨,对无锡A00报升水140元/吨。铝棒加工费多地持稳,南昌广东无锡上调20-60元/吨;铝杆加工费多地持稳,山东河南上调25元/吨;铝合格持稳。海外地缘纷争和政治博弈仍在继续继LME制裁俄铝交割以及美国宣布考虑禁止俄铝进口助力铝价跳涨后,本周大宗商品交易商嘉能可大量交仓俄铝进而打压铝价。国内供给边际弱势复苏,多地管控导致现货运输流通趋紧,10月地产疲态延续、汽车和光伏两大板块数据亮眼,传统累库周期库存延续调降节奏。近期海内外铝价走势或出现分歧,沪铝有望贴合基本面延续偏强运行,外盘铝价在多方冗杂信息交织下有大幅波动的风险,持续关注国内社库情况和海外消息端影响。
锡:
夜盘主力涨0.83%,报165710元/吨,2212持仓减少4550手至4.4万手,上期所仓单减少97吨至2030吨。LME锡涨0.24%,报18595美元/吨,库存减少30吨至4595吨。现货市场,小牌对11月升水3500-3900元/吨左右,云字头对11月升水3900-4200元/吨附近,云锡对11月升水4200-4500元/吨左右。11-12价差4640元/吨,12-01价差3140元/吨,内外比价至8.91。上周国内盘面价格大幅下跌4.5%至167060元/吨,现货升水报价与价格同步回落。从冶炼厂出货价格来看,大部分交割品牌出货贴水SMM0#均价,可见冶炼厂出货意愿强烈。与此相反,下游在绝对价格下跌后几无补货意愿,并且大部分进口锡均已向下游销售,短期需求羸弱难解。
锌:
沪锌夜盘主力跌0.41%,报24535元/吨,2211合约持仓减少639手至8.7万手,上期所注册仓单减少1728吨至3.71万吨。LME锌涨0.95%,报2974.5美元/吨,库存减少25吨至5.06万吨。上海0#锌今日对2211合约报至升水320-400元/吨,对均价贴水水0-10元/吨。广东0#锌对沪锌2212合约升水985-1035元/吨左右,粤市较沪市升水210元/吨;天津0#锌对2211合约报升水570-630元/吨附近,津市较沪市升水200元/吨。11-12价差370元/吨,12-01价差240元/吨,内外比价至8.25。矿端加工费继续上调,并且在进口矿利润仍在上行的背景下,进口加工费上调意愿较高。海外矿到港继续增长的预期下,国产矿加工费跟随上调趋势将持续。在冶炼利润走高下,冶炼端带来供应增量的预期较强。反观需求,下游开工环比修复较差,并未走出继续改善的趋势。中长期来看,冶炼增产和需求弱稳或将带来的供应逐步走向过剩的可能性。
工业硅:
24日百川参考价格为21050元/吨,同前值持平。其中冶金级牌号#553价格持稳在20100-21150元/吨,化学级#421持稳在21750-21950元/吨,成交一般。多主产地管控趋严,西北部分大厂保温,西南地区枯水期将至,原料和电价成本双双上行,大厂惜售叠加主动上调价格,现货整体流通紧俏,给予价格较强支撑;下游行业表现劈叉,单体厂减产操作仍未能缓解成本倒挂之势,拐点仍待终端需求回暖;政策支持下光伏项目推进顺利、晶硅光伏板块数据亮眼,带动冶金级原料硅上涨,高低牌号价差缩窄。短期大厂挺价,硅价偏强运行;随着化学级原料报价松动,硅价有阶段下调的可能。
(责任编辑: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