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冲破103:美元指数直逼疫情以来高点 人民币底在何方!

冲破103:美元指数直逼疫情以来高点 人民币底在何方

时间:2025-07-07 00:14:43 来源:男欢女爱网 作者:休闲 阅读:229次

炒股就看,冲破权威,美元专业,指数直逼及时,疫情全面,高点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人民

原标题:冲破103!币底美元指数直逼疫情以来高点,何方人民币底在何方

4月28日隔夜美元指数一举突破103后,冲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迅速跌破6.60,美元上周至今已累计贬值超2000点。指数直逼多家外资行调低了对人民币的疫情全年预期。

美元指数势如破竹

4月28日,高点隔夜美元指数一举突破103,人民盘中最高价103.2820逼近5年来新高。币底近两周以来,美元指数在迅速突破100大关后持续走强,至今势头不减。

事实上,就在几个月前,交易员们依然并不认为美元会持续走强。是什么因素助推次轮美元如此之强势?市场人士认为,主要是因为欧元、日元的持续疲软,令得美元指数持续走强。

首先是欧元沦为“扶不起的阿斗”。春节后,随着乌克兰局势的演变,欧元区能源危机、衰退风险升温,欧元不仅没有走升,反而持续下行,目前对美元逼近1:1平价。

欧洲央行也没“硬起来”。4月14日的议息会议上,不顾通胀上升,坚持4月常规资产购买计划下的购债规模仍将保持在400亿欧元,并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

此举令欧元多头大失所望。要知道欧元在美元指数中的占比近六成,美元指数当时就开始蓄势突破100大关。

日本央行也给美元的强势添了一把火。日本央行坚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日美利差走走阔,日元汇率不到2个月贬值超12%,引发了美元指数升破101高位。

面对其他非美货币的疲态,美联储的紧缩计划却超乎市场预期。

资深外汇交易员、嘉盛集团分析师佩里(Joe Perry)对记者表示,美元指数自今年4月5日以来大举上攻的主要原因有二:加息可能较之前的预期更为激进;中国多地疫情反复。

2021年5月,当美联储暗示可能准备开始量化紧缩,美元指数从去年5月25日开始自89.53低点有序上涨,形成上升通道,直至近期打破通道上轨102。

上周,美联储知名鹰派官员布拉德没有否认5月初加息75BP的可能性。根据CME的FedWatch工具,交易员现在预计,未来两次会议至少有一次加息75BP的几率超过95%。

下周四,美联储将宣布利率决议,各界预计加息50BP或以上已板上钉钉,甚至不排除会宣布缩表路线图,每个月的缩表幅度将达950亿美元。

离岸人民币空头头寸积累

美元的持续强势带来了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的走贬。此前一周至今,人民币已持续贬值超2000点。

截至北京时间4月28日13:30,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6.6报6.6075,离岸人民币贬至6.6468,年初至今分别贬值约3.9%和4.6%。

28日全天北向资金小幅净卖出6.37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2.59亿元,深股通净卖出10.95亿元。

市场人士表示,目前,影响汇率的出口数据仍未有太多变化,资本流出亦无大幅加速的迹象,情绪面转弱人民币贬值的主因。

目前在岸、离岸人民币价差已扩至400点,这意味着离岸积累了不少空头头寸。

“做空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的仓位很可能较重,这也体现在CNH和CNY价差的扩大之上,但国内外汇结算数据显示,国内企业继续净结汇。”渣打中国宏观策略主管刘洁对记者表示。

渣打银行于26日将美元/人民币的预测从原先的6.4调至6.6,瑞银于22日将今年12月的目标价从6.45调至6.50。

人民币不会步日元后尘

尽管人民币短期面临贬值压力,但市场上认为人民币或步日元后尘的观点则显然与事实相悖。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告诉记者,日本经济缺乏长期增长的内生动力,日本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还会进一步下降,而日本产业升级暂时还没有看到改善的迹象,其制造业大国地位还会继续被中国、韩国甚至印度等国替代,日本的贸易逆差可能还会继续,因而日元的内在贬值压力可能在较长时间内都会一直存在。

吴照银表示,近期看,在未来半年到一年内,美联储的加息会继续,联邦基金利率最终可能会升到2.5%上方甚至达到3%,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很快会到3%以上,甚至会到3.5%。而日本的经济并不支持其利率上升,因此美日利差还会扩大,这也会驱动日元汇率在未来半年到一年内进一步贬值。

但人民币汇率显然和这一逻辑不符。吴照银认为,中国经济虽然增速下行,但仍处于中高速增长;中国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制造业大国地位没有减弱,甚至还在增强;中国的贸易顺差没有下降甚至还在扩大。2021年中国贸易顺差达到676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中国贸易顺差达1629亿美元,同比增长50%。有这样强劲的经济基本面和贸易顺差,人民币没有贬值基础,从长期看,人民币仍有很强的升值动力。

国家外汇管理局4月27日公布的2022年一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中国经常账户顺差温和收窄至895亿美元,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1%,在货物贸易顺差高企和服务贸易逆差收窄的背景下保持稳健水平。

高盛宏观研究团队前瞻认为,在出口价格上涨的背景下,货物贸易将保持强劲,服务逆差将维持低位。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显示,相关部门正着力保障物流畅通和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这意味着四月份出口下行的情况仅是暂时的,贸易顺差随后将恢复至稳健水平。

高盛判断大规模资本外流和迅速而大幅度人民币贬值的概率仍然很低,但不排除短期内由于疫情反复和美元走强对人民币汇率带来压力的情况出现。

“在近期央行下调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之后,人民币在继续走贬之前可能会稍事企稳。中国央行有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空间,但更大胆的措施可能只会在更晚一些考虑。”刘洁认为。

多家机构认为,一旦强势美元掉头,人民币可能会马上重拾升势。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2022卡塔尔世界杯,看热门也看黑马
  • 马斯克据悉组建“亲信顾问团”构思推特变革计划,目标提升用户体验及收入
  • 澳大利亚联储加息25个基点至2.85% 预示未来将进一步加息
  • Intel新品量产推迟 AMD受惠预估2023年x86 Server CPU比重可望突破22%
  • 王一鸣:实践中探索科技创新路
  • 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总收入52.37万亿元
  • 吴亚军交班、仕官生接棒 龙湖集团“去家族化”
  • 绿色金融债年内发行已超2100亿 中小行发行规模提升明显
推荐内容
  • 财政部发布“财政政策执行半年报”  提出下半年6大发力方向
  • 《自然》称全球化生产令太阳能更便宜 可节省数十亿美元
  • VERTU的Web3手机,到底割了谁的韭菜?
  • 50家上市公司,同时盯上了新能源
  • 人民日报评论员:在新征程上作表率当模范
  • 两部门:进一步做好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