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首次“双收”迎增收——安徽部分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获记!

首次“双收”迎增收——安徽部分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获记

时间:2025-07-07 13:43:25 来源:男欢女爱网 作者:百科 阅读:484次

新华社合肥10月20日电题:首次“双收”迎增收——安徽部分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获记

新华社记者水金辰、双收姜刚

金秋十月,首次收安淮河两岸,迎增秋收秋种正忙。徽部合种获记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杨湖镇,分地种粮大户赵化正忙着摊晒新收的豆玉玉米和大豆。今年颍上县首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米带勇于尝鲜的状复植收他种植了近1300亩。

4行玉米、双收6行大豆间作套种,首次收安赵化一有空就去查看生长情况。迎增由于大豆和玉米的徽部合种获记除草剂相克,打药时,分地他安排工人在大豆带和玉米带之间设置了隔离带,豆玉同时在喷雾器的米带喷头上加装防护罩。经过精细管理,试验初见成效。

“尽管今年高温干旱给农作物生长带来影响,但仍达到‘玉米不减产(或少减产),多收一季豆’的预期效果,玉米平均亩产400余公斤,大豆平均亩产150公斤。”赵化说。

为试验不同品种对新种植方式的适应性,他选择了3个大豆品种进行复合种植。试验发现,耐密植、耐阴性强的大豆品种产量更高。

“颍上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约8000亩,从目前秋收实效看,总体实现预期目标。”颍上县农业农村局农业股股长张启明介绍,这种种植方式是根据大豆和玉米的生长特性,采用大豆带与玉米带间作套种,利用植物边行效应,增加玉米种植密度,实现作物协同共生、一季双收。

今年是安徽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面积示范推广的第一年,各地纷纷响应,助力农户稳产增收。

据安徽省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吴雪介绍,该市建立“技术包保+乡镇包保”双包保责任制,抽调技术包保人员175名、乡镇包保人员443名,实行全程化技术指导,“我们还及早备足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具等,确保种植任务落到实处。”

刚收完大豆、玉米,曹飞勇抢抓农时,紧接着种上了小麦。他是亳州市蒙城县小辛集乡双李村的种粮大户,流转种植约200亩地。在政策鼓励下,他今年拿出60亩地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复合种植的好收成,让我种粮的信心更足了。”

“亳州市共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体856个,播种面积达18.8万亩。”吴雪说,据抽样调查,亳州市复合种植的规模种植户玉米每亩平均单产达507.4公斤、大豆每亩平均单产达110.5公斤,效益增长明显,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涨。(完)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海信想从世界杯拿走什么
  • 风神股份拟投逾6亿改扩建子午胎项目 海外市场销售增13%抵消国内下滑
  • 砍掉GMV  “双11”不卷了
  • 英国大本钟恢复运行
  • 租得起与住得好 破局青年人的租房痛点
  • 谁会成为第80亿个地球人?
  • 特斯拉潮州事故车主亲属:会找第三方鉴定机构,警方计划帮忙联系
  • 协鑫能科拟参与斯诺威矿业破产重整  储备上游锂资源
推荐内容
  • A股半年业绩上演“冰与火”:有的赚277倍 有的亏10000%
  •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互联网是造福人民的互联网
  • “东数西算”为西部带来了什么
  • 大和:首予康方生物-B买入评级 目标价39港元
  • 中国联通涨停带火中字头 中国交建等多股涨停
  • 70万开加盟店,喜茶能否冲进下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