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视频赚钱?小心是套路
“边刷视频边赚钱”“轻松日赚百元”……近期,刷视在部分短视频平台、频赚社交媒体平台上经常能看见这样的心套广告语,推广一些号称可以通过刷视频赚钱的刷视APP。刷刷视频就能赚到钱,频赚看上去颇有吸引力,心套但其中套路不少:有的刷视宣传用语极尽夸张,根本无法兑现;有的频赚在提现过程中设置了许多门槛;甚至有些不法分子制作非法APP,借此设局欺骗消费者。心套
记者在一些应用商店找到多款号称可以“刷视频赚钱”的刷视APP。用户只需通过积累视频观看时长、频赚完成任务、心套邀请新用户等方式,刷视就可以获得“金币”等各种名目的频赚代币,进而提取相应数额的心套现金。但对几款APP试用后,记者发现,积累代币、提取现金的过程存在诸多障碍,而且提现门槛比较高。比如一款APP宣称“轻松赚钱, 提现秒到账”,可是当记者打开提现页面却发现,APP设置了多个档位的提现门槛,账号上的现金要达到一定的数额后方可提取,即使最低一档也需要积累大量观看时间。
河北读者梁先生曾使用过某APP,通过观看视频积攒了几元钱。当梁先生尝试提现时却发现,需要凑足15元才能提现。“观看视频攒下的‘金币’很有限,要想凑足15元,还要再花不少时间精力看视频,或者参与五花八门的‘活动’。为这么点钱付出过多时间精力,太不值得了。”梁先生说。
除了数额门槛,还有些APP要求用户达到一定等级,或积累代币以外的其他道具方可提现。但这些要求在APP的宣传推广广告中只字未提,不少消费者下载后直呼上当。
还有的APP设置了“邀请好友得现金”“降低提现门槛”等条件,鼓励用户“拉人头”。比如,某款APP活动页面上“邀请1位好友立得40元”几个大字十分醒目,后面却用小字标注“最高”。细读规则才发现,原来这40元并不是邀请好友后立即可得,还需要新用户在若干天内连续观看视频。山东读者魏先生说:“设置了这么多的限制,怎么还能说是‘立得’呢?按它的要求,这40元得看多少小时的视频才能得到啊。”
记者了解到,有些运营主体不明的APP借助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传播,诱导用户充值消费,令不少用户上当受骗。
江苏读者江女士下载过一款APP,广告宣传上说的回报率看起来相当高,可是每天能免费观看的视频数量有限,需要充值才能解锁权限,看更多的视频。“我算了算,虽然需要充值,但通过刷视频获取现金,很快就能回本。可充完钱后我却发现,APP里的‘账户余额’根本无法提现。向平台投诉也一直没有反馈。”江女士说。
“这种业务模式涉嫌不实宣传和欺诈,而且存在诱导消费者的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沈括说,有关部门应予以关注,及时填补监管空白,建立有效的投诉举报机制,积极响应用户投诉,保护用户的权益。同时,平台也应加强风险提示,及时告知和建议消费者、用户注意相关风险。“还可以建立黑名单制度,将不良服务提供者纳入阻断的范围。”吴沈括建议,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发布典型案例、风险提示等方式,提醒公众重视和防范这类风险。
广东读者江华表示:“经过多轮打击整治,一些骗取钱财的非法APP在应用市场上已经销声匿迹。但有些则转换跑道,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以‘拉人头’的方式隐匿传播。对于这种来源不明的APP,消费者要小心防范,尤其是涉及充值时,更应该谨慎对待,以防上当受骗。”
(陈之琪参与采写)
(责任编辑:焦点)
- ·20分钟上演“地天板”,这只次新股火了!上海透露氢能产业目标,规模剑指1000亿元,上市公司布局浮出水面
- ·“自购潮”后:基金经理纷纷开启定投发车 这波“定投潮”你跟吗?
- ·比尔盖茨:靠常打网球保持身材,从来没有做多或做空过游戏驿站的股票
- ·5G芯片“砍单”风暴蔓延:消费电子需求低迷,供应链受困待解
- ·“靠银行吃银行”,陈大林被开除党籍
- ·北京:为何社会面病例“逢筛必有”?只有“捞出来”,才能早发现、快管控
- ·市场监管总局:加强2022年高考中考期间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 ·知乎第一季度营收7.4亿元 同比增长55.4%
- ·深圳多个楼盘业主欲“退房”,都是质量惹的祸?
- ·“可达鸭”炒至上千元?肯德基紧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