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上市冲刺,为何李嘉诚家族旗下险企上市路这么坎坷?
富卫集团再次传来上市消息
9月13日,度上富卫集团二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市冲上市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何李高盛、嘉诚家族招银国际和摩根大通。旗下富卫集团成立于2013年,险企创始人为李嘉诚之子李泽楷。度上2013年至2020年,市冲上市富卫集团通过不断收购快速扩大业务版图,何李迅速成为一家资产规模逾600亿美元的嘉诚家族跨国保险集团。
2021年9月,旗下富卫集团向纽交所提交上市申请,险企目标募资金额约20亿美元至30亿美元。度上不过当年12月,市冲上市富卫集团取消上市计划。何李今年3月,富卫集团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后又因市场波动推迟。
上市之路坎坷,富卫集团的经营情况也不理想。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富卫集团实现营收27.3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24亿美元;净亏损1.0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盈利1.06亿美元。对此,富卫集团表示,主要是由于股权投资组合的公平值亏损导致投资回报出现短期波动。
亏损还将继续。招股书披露,富卫集团预计2022年度将持续亏损,随着集团扩大业务规模及影响力,相关成本会继续增加,将无法实现或维持盈利能力,可能于未来继续产生净亏损。
图源:图虫10年收购11家保险公司
自成立之初,富卫集团便开启“买买买”模式,快速扩大规模。
2013年2月,李泽楷通过收购荷兰国际集团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泰国的保险业务部门,创立了由富卫人寿(百慕达)、富卫泰国、富卫人寿(澳门)及富卫财务策划组成的富卫集团。
2013年11月,富卫集团在菲律宾设立附属公司进入菲律宾市场。两年后,富卫集团又通过收购PT Finansial Wiramitra Danadyaksa的50.1%股权进入印度尼西亚市场,后将其更名为富卫印尼,并于2018年3月将富卫印尼股权增至79.1%。
经过两轮收购,富卫集团尝到了“买买买”的甜头,通过收购有一定知名度的保险公司,迅速扩展市场份额。
2016年至2017年,富卫集团分别收购了当时亚洲最大的私立医疗集团Shenton Insurance Pte. Ltd、亚洲历史最为悠久的保险公司Great Eastern Life (Vietnam) Company Limited和日本最大的外资保险公司AIG Fuji Life Insurance Company,Limited三家知名保险公司,并分别将它们更名为富卫新加坡、富卫越南和富卫人寿日本,以此快速进入新加坡、越南和日本市场。
除了通过收购保险公司来扩大影响力,富卫集团也在考虑如何实现保费持续增长。
2019年,富卫集团开始与银行签订独家合作伙伴关系,买断合作银行的保险业务。2019年3月,富卫集团收购汇丰集团旗下的HSBC Amanah Takaful的49%股权进入马来西亚市场,并与马来西亚汇丰银行订立10年独家银行保险合作协议。同年9月,富卫集团收购泰国汇商银行人寿的99.2%股权,并与泰国汇商银行订立15年独家银行保险合作伙伴关系。
进入2020年,富卫集团的收购模式已非常成熟,这一年又相继完成4次收购行动。2020年4月,富卫集团收购越南公司VCLI的全部股权,后将其更名为FWD Assurance (Vietnam);2020年6月,富卫集团收购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及美商大都会人寿保险香港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以扩大中国香港市场;2020年6月,富卫印尼收购PT Commonwealth Life的全部股权,并与PTBC订立20年独家银行保险合作伙伴关系;2020年12月,富卫集团收购Bangkok Life Assurance (Cambodia) Plc.(后更名为富卫柬埔寨)全部股本,进入柬埔寨市场。
在一系列收购操作后,富卫集团由原来的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泰国3个营运市场,扩展至泰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菲律宾、越南等10个营运市场,成为一家跨国保险集团,对标集团和英国集团。
富卫集团一路高歌猛进,但上市之路却颇为坎坷。2021年9月,富卫集团决定赴美上市,向纽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最终未能成功。2022年2月,富卫集团改道向港交所递交首次公开募股申请,启动在港上市流程。2022年5月,富卫集团上市计划获港交所批准,在大家都以为富卫集团要成功上市的时候,富卫集团又以“受限于市场状况”为由按下暂停键。
直至9月13日,富卫集团二次递表,向港交所IPO发起冲刺。招股书披露,富卫集团将继续探索扩张机会,尤其是中国内地市场的机会。同时强调中国内地是亚洲区内最大的人寿保险市场,考虑在内地获得完整的人寿保险牌照以及进行选择性的投资或收购。
一季度净亏损1.01亿美元
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富卫集团的主营业务却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据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富卫集团分别实现营收62.32亿美元、94.87亿美元、116.97亿美元,净利润分别为-3.32亿美元、-2.52亿美元、2.49亿美元。进入2022年,富卫集团由盈转亏,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7.33亿美元,净亏损1.01亿美元。
富卫集团在招股书中解释称,2019年、2020年和2022年前三个月的净亏损主要源于营运开支、为发展业务作出的投资、融资成本和其他非经常性成本。而导致2021年获得净利润的主要原因是期间股权投资和物业投资的实际投资回报远高于预期。
富卫集团预计亏损状态还将持续。招股书显示,为进一步扩大业务,富卫集团对印尼人民银行人寿保险作出战略性投资,预计三年内控股印尼人民银行人寿保险达到44.%。但该项投资超出预期支出,未来增加的收益可能不足以抵销开支,将导致净亏损状况持续或增加。
尽管富卫集团业务遍布亚洲多个营运市场,但整体保费收入呈下滑态势。
截至2022年6月30日,富卫集团在中国香港(及澳门)市场实现年化新保费收入1.8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400万美元;在泰国(及柬埔寨)市场实现年化新保费收入2.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00万美元;在日本市场实现年化新保费收入930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300万美元;新兴市场(包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和马来西亚)实现年化新保费收入1.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700万美元。
此外,富卫集团由于过度依赖各类债务获取运营资金,在招股书中披露有可能对业务、经营业绩或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截至2022年3月31日,富卫集团拥有22.13亿美元的债务,包括9.89亿美元的银行借贷债务、3.24亿美元的中期票据和9亿美元的次级票据。同时,富卫集团表示,还有15.5亿美元及13.39亿美元的永续证券尚未偿还,未来公司可能还会承担更多债务。
与其他跨国保险集团相比,富卫集团市场占有率仍有较大差距。在各个营运市场中,富卫集团仅在泰国市场份额较高,达15%,在泰国人寿行业排名第二;在菲律宾、越南和中国香港(及澳门)的市场份额为6%、5%和4%;而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日本的市场份额仅为1%。
富卫集团招股书透露,未来将通过监控公司费用超支与费用假设,改善财务及营运表现。随著公司继续扩大业务经营规模和进一步投资于技术,预期规模效应、协同效应将逐步发挥,通过营运效率的提高,逐渐消除开支超支。
撰文丨夏子轩
编辑丨 穆 白
(责任编辑:娱乐)
- ·三大电信运营商10月份数据透出信号 更多竞争者将抢夺5G专网建设“蛋糕”
- ·欧美称“莫斯科”号沉没是重大挫折,俄专家称对战局影响不大
- ·东部战区在台岛周边海空域组织多军兵种联合战备警巡
- ·今天,解放军海空力量在台岛周边展开演练
- ·23日0时至15时,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913例,详情公布
- ·供应不足大宗商品价格保持高位,威胁全球经济
- ·美媒:俄已正式照会美国,警告“美向乌提供武器后果不可预测”
- ·施坦威钢琴冲刺纽交所:定位奢侈品,2021财年中国市场销售额1.17亿美元
- ·通用汽车北美地区电动车年产能计划于2025年突破100万辆
- ·大丰农商行苦等四年IPO上会遭否:三大问题被点名,盈利规模逊于上市同行
- ·德邦股份:5577.61万股股份接受京东卓风要约 股票9月2日复牌
- ·哈尔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行长吕天君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银保监会: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相关工作正在推进,区分不同行业及主体实行差异化收费
- ·打造“私有化言论自由平台”!马斯克自曝收购推特理由,真相是?
- ·“提前还房贷”要排长队 杭州有客户被告知需等四个月
- ·银保监会刘忠瑞:银行资产质量整体保持平稳,把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
- ·全球粮价一飞冲天,这些美股标的受益最大?
- ·追随马斯克“招安”推特步伐:美国散户大军吹响集结号?
- ·哈苏中画幅相机或将加入2022年机身大乱斗
- ·百名知名科研院校机构研究员联名论文涉嫌抄袭,第一作者单位道歉